概述
紡織染整公司的印染廢水工藝如下:廢水→調節池→折流池(加凈水劑,液堿,PAM等)→初沉池→厭氧池→缺氧池→好氧池→深度處理(砂濾池)→出水,通過工藝可以看出,在折流池處的前處理情況會直接影響后端的處理效果,且現用的凈水劑(廢酸)成分不確定、pH值低、產泥量大等,使用存一定安全及環保風險。
一、實驗目的
通過貴我雙方的積極溝通,擬通過我司自主研發的改性聚合(高)鐵、改性聚鐵、復合聚鐵對前處理廢水進行實驗,對比分析處理效果和成本,為建立一套科學可行處理方案提供可靠的實驗數據。以期達到對后端二級生化處理起到良好預處理效果的同時,成本可控。
二、實驗準備
凈水劑(廢酸) 20%水溶液
改性聚合(高)鐵 20%水溶液
改性聚鐵 20%水溶液
復合聚鐵 20%水溶液
液堿 20%水溶液
相關的實驗器材和檢測設備。
三、實驗過程
3.1分別量取500mL水樣,置于編號為1、2、3的500mL燒杯內;
3.2分別向1、2、3燒杯內投加1400ppm、1600ppm、1800ppm的改性聚合(高)鐵,攪拌反應1min;
3.3測定各個燒杯內的pH值,記錄在表一,加入適量的液堿,調節pH值,記錄調堿后pH值和液堿的加藥濃度;
3.4向燒杯內加入適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,攪拌15s,靜置30min,觀察沉淀現場和表觀色度。
再按照上訴實驗步驟,分別對改性聚鐵、復合聚鐵以及現場的凈水劑(廢酸),進行實驗,相關實驗數據和實驗現象記錄如表-1。最后對改性聚合(高)鐵和現場凈水劑(廢酸)進行對比實驗,數據和現象記錄在表-1。
各種藥劑與廢酸處理效果實驗數據對比表
四、結果分析
4.1通過上述實驗可以發現,改性聚合(高)鐵的最佳加藥濃度為1800ppm,對應的液堿投加量為600ppm;改性聚鐵的最佳加藥濃度為2200ppm,對應的液堿投加量為750ppm;復合聚鐵的最佳加藥濃度為3800ppm,對應的液堿投加量為1321ppm;而現場凈水劑(廢酸)的最佳加藥濃度為1600ppm,對應的液堿投加量為1200ppm。
4.2通過第一步試驗證明改性聚合(高)鐵的處理效果最好,通過最后4組實驗的驗證,對比分析改性聚合(高)鐵和現場凈水劑(廢酸)在同等處理效果的條件下,雖在用量稍有增加(增加200ppm),但是回調堿的用量明顯下降,下降可達560ppm。
4.3 使用改性聚合(高)鐵可獲得比現用凈水劑更好的處理效果,水樣更清澈,且改性聚合(高)鐵的污泥產量更少。